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攀枝花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评价试行办法》的通知

时间:2024-07-02 13:48:15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415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攀枝花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评价试行办法》的通知

四川省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攀枝花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评价试行办法》的通知

攀办发〔2006〕48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级各金融机构、担保公司: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考核、评价,按照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攀枝花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意见》(攀办函〔2005〕160号)文件有关精神,现将《攀枝花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评价试行办法》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六年九月四日

攀枝花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评价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持久地推进攀枝花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全面、客观地评价攀枝花市的金融生态环境,增强攀枝花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实现地方经济与金融的共同繁荣,促进攀枝花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攀枝花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评价办法。

  第二条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指标包括金融人文发展指标、金融运行环境指标和金融生态修复能力指标等三个指标体系。

  第三条 本《办法》中有关指标的评价以定性分析为主,待条件成熟时经修改再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二章 金融人文发展指标评价体系

  第四条 金融人文发展指标体系,主要评价社会对金融生态的认知程度,社会对金融业的舆论环境和金融企业思想、文化的凝聚能力、经营发展理念、人才建设等等。该指标由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认知指标、金融发展观念指标、金融企业凝聚能力指标、管理人员素质指标等四类别组成。

  第五条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认知指标。主要评价社会公众,包括法人、自然人和行政事业单位,对金融知识和金融政策的了解掌握程度;对金融环境和金融业的看法和评价。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评价。

  第六条 金融发展理念指标。主要评价金融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观念创新情况;金融机构是否能够按照金融法规的规定定期将有关业务发展、经营管理等信息向社会(含股东)公开进行披露的情况。以走访调查和实地检查方式进行评价。

  第七条 金融企业凝聚力指标。主要评价金融机构的收入分配制度、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否有利于金融机构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金融机构是否形成了市场化的劳动用工机制。以实地调查方式进行评价。

  第八条 中高级管理人员素质指标。主要评价金融机构业务骨干的成长率和流失率、高级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以统计分析和座谈调查方式进行评价。

  第三章 金融运行环境指标体系

  第九条 金融运行环境指标体系主要评价社会、地方政府、银行客户对金融运行、发展的影响程度。该指标由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指标、地方政府对金融的影响指标、司法环境指标、社会信用环境指标、产业政策环境指标、金融监管环境指标、金融秩序指标、金融救助指标等八个指标类别组成。

  第十条 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指标。主要评价财政政策、投资政策、招商引资政策,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对金融业的影响。以调查分析形式进行评价,重点调查本地财政政策以及财政所发挥的功能对金融业发展是否有正负面的影响;本地投资政策是否能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遇;本地招商引资政策对金融业有何影响;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状况,其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是否兼顾、协调等情况

  第十一条 地方政府对金融的影响指标。主要评价各级政府制定支持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情况,对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影响金融运行和信贷资产质量的事件能否及时处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自身债务的履行情况等等,以调查分析方式进行监测评价。

  第十二条 司法环境指标。主要评价各级法院对涉及金融一般案件的起诉率、结案率、胜诉率、实际执行率;社会公众对法院、公安部门维权职能的满意度,对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的满意度;对公证机关的满意度。以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相结合方式进行评价。

第十三条 社会信用环境指标。主要评价典型借款人商业性借款违约率;典型法人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及税法的执行力度;纳税人依法纳税和履行纳税义务的程度及信用状况;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还款情况;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还款情况;典型社会中介机构的诚信水平和服务水平;银行业信贷征信系统归集数据是否及时、完整、准确;金融机构重大违规违法案件发生率;企业逃废银行债务情况等。以统计分析方式进行评价。

  第十四条 产业政策环境指标。主要评价本地产业政策是否有利于企业发展、本地骨干企业资产质量状况和改革、发展情况;新增进出口企业情况;金融机构对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情况;典型骨干企业资产负债率、财务指标情况、企业盈亏情况、企业存贷情况等。以统计和调查分析相结合方式进行评价。

  第十五条 金融监管环境指标。主要评价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理念、监管方式,监管部门能否处理好教育、预防、惩处的关系,监管环境被金融界的公认程度等。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评价。

  第十六条 金融秩序指标。主要评价辖区内非法金融活动、非法社会集资情况。以案件情况进行评价。

  第十七条 金融救助指标。主要评价央行、财政对当地金融机构的救助情况。重点评价存款准备金救助情况;紧急再贷款救助情况;当地财政对地方性金融机构的资金和信用救援情况。以统计分析方式进行评价。

  第四章 金融生态修复能力指标评价体系

  第十八条 金融生态修复能力指标体系。主要评价金融机构抵御外界对金融生态破坏的能力和金融生态受损后的自我修复能力。该指标由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能力指标、自我保护能力指标、自我发展潜力指标等三个类别组成。

  第十九条 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指标。均以农村信用社为评价对象,主要评价农村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备付金比率、资产流动性比率等。以统计分析方式进行评价。

  第二十条 金融机构自我保护能力指标。主要评价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防范能力;金融机构是否实行了严格的授权授信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金融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具有良好的风险控制能力;金融机构是否聘请常年法律顾问;财务制度、内部核算和成本控制制度是否建立健全等。以调查统计相结合方式进行评价。

  第二十一条 金融机构自我发展潜能指标。主要监测金融机构的效益情况、资产质量和发展潜力;重点评价资产利润率、盈利增长速度、不良贷款率等。以统计分析方式进行评价。

  第五章 组织实施

  第二十二条 本评价办法由攀枝花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市级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实施。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调查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中需要采取确定样本方式进行的,具体样本的选择由办公室确定。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中骨干企业指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典型骨干企业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样本企业;典型中介机构指代表性的房地产评估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担保公司。

  第二十四条 负责评价的部门应在年度末规定时间内写出专题分析评价报告,对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的履职情况和攀枝花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作出总体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建议。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解释权归攀枝花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正式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攀枝花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监测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

  附件:

攀枝花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评价监测体系及评分标准

  攀枝花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在攀枝花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力争在3—5年时间内,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实现攀枝花市金融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初步建立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全市经济金融运行环境进一步改善;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金融体系稳健运行;金融资产质量显著提高;银行投放和外来投资良性增长;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的目标。

  本指标体系将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因素概括为金融人文发展指标、金融运行环境指标、金融生态修复能力指标等三个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定性、定量和问卷三种方式结合予以考评,实行100分制评分,扣分以各小项下分值扣完为止,不加扣分。
 一、金融人文发展评价指标(15分)

  (一)信贷投放与经济发展实现和谐增长。到2010年末,各项贷款总量增长速度达到或者超过GDP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7分)

  评分标准:本项经定性、统计报表数据、问卷综合测评,贷款增速与GDP增速相适应的(增长速度达到或者超过GDP增长速度)不扣分。增速在80%(含80%)—98%的扣0.5分,增速在60%—79%的扣1分,增速在40%—59%的扣3分,增速在40%以下不得分。

  (二)金融知识普及程度较高,社会公众关心、了解国家金融政策,对金融业提供的金融服务印象良好。(2分)

  评分标准:本项经问卷调查综合测评。金融知识普及率达到80%以上(含80%)不扣分,在61%—79%之间扣0.5分,在59%以下扣1分。问卷中80%以上群众对金融服务反映良好以上的不扣分,反映一般的扣0.5分,反映不好的扣1分。

  (三)金融文化建设成效显著,金融机构业务经营信息披露真实、透明。(2分)

  评分标准:本项经问卷调查综合测评。信息披露不透明不真实扣0.5—1分。

  (四)金融企业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内控制度健全,完全具备可持续健康发展能力。(2分)

  评分标准:本项经定性、问卷调查综合测评。可持续发展能力弱扣0.5—1分。

  (五)金融机构管理人员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显著增强。(2分)

  评分标准:本项经定性、问卷综合测评,金融机构中、高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扣0.5分。

  二、金融运行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70分)

  (一)攀枝花投资、引资、财政、产业政策对金融业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本地骨干企业资产质量状况良好;政、银、企关系和谐,产业结构和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保持企业与银行经常往来,信息交换真实、对称。(10分)

  评分标准:本项经定性、统计指标、问卷方式,视其地方产业政策对金融的促进程度较显著的不扣分,促进作用不明显的扣0.5—3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没有明显改善的扣0.5—3分;政、银、企关系不够和谐,企业与银行信息交换不够真实、对称的扣0.5—4分。

  (二)地方政府出台支持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规范企业改制操作程序,无悬空和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国家公务员信用示范效应显著增强,金融机构贷款履约率达到95%,利息回收率达到100%;不良贷款清理面达到100%,不良贷款清偿率达到90%;政府对所属单位及工作人员在银行的信用状况考核面达到95%。(20分)

  评分标准:本项根据定性、定量、统计指标综合评定,各项指标完全达标的不扣分。地方政府未出台支持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未规范企业改制操作程序,有悬空和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的扣0.5—5分,其中:有严重逃废银行债务情况发生的扣5分;逐步消化基层政府机构历史举债,年均递减未达到5%的,降幅在80%以上的扣0.5分,降幅在60%—79的%扣1分,降幅在40%—59的%扣2分,降幅在39%以下的扣3分;国家公务员信用示范效应无显著改善扣0.5—1分,金融机构贷款履约率在85%—95%的扣0.5分,贷款履约率在75%—84%的扣1分,贷款履约率在74%以下的扣2分,利息回收率在85%—95%的扣0.5分,利息回收率在84%以下的扣1分;不良贷款清理面未达到100%的扣0.5分,清理面只达到90%以上的扣1分,清理面只达到80%以上的扣1.5分,清理面在79%以下的扣2分。不良贷款清偿率达到90%以上的不扣分,清偿率在80%—89%的扣0.5分,清偿率在70%—79%的扣1分,清偿率在60%—69%的扣1.5分,清偿率在59以下的扣2分;政府对所属单位及工作人员在银行的信用状况考核面达到95%的不扣分,考核面在 90%—95%的扣0.5分,考核面在85%—89%的扣1分,考核面在80%—84%的扣1.5分,考核面在75%—79%的扣2分,考核面在70%—74%的扣2.5分,考核面在65%—69%的扣3分,考核面在64%以下的扣4分。



  (三)执法环境良好,金融秩序根本好转。政府及有关部门对金融“三乱”处置率达到100%;金融诉讼执行效率提高,金融案件受理率达到100%,案件审结率达到98%,金融部门胜诉案件执行率达到90%,金融机构寻求司法保护的费用率控制在5%以下。(15分)

  评分标准:本项根据定量、统计指标综合评定,各项指标完全达标不扣分。政府及有关部门对金融“三乱”处置率未达到100%的,根据情况扣0.5—5分,其中:发生金融“三乱”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扣5分;金融案件受理率未达到100%的,根据情况扣0.5—3分,案件审结率未达到98%以上的,根据情况扣0.5—2,金融部门胜诉案件执行率未达到90%以上的,根据情况扣0.5—3分,金融机构寻求司法保护的费用率未控制在5%以下的,根据情况扣0.5—2分。

  (四)信用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社会信用程度提升。信用贷款履约率达到95%以上,担保贷款履约率达到98%,假票据处置率达到100%,信用卡恶意透支发生率控制在0.5%以下;全社会信用意识基本普及,农村信用村(镇)覆盖面达到70%,城镇信用社区覆盖面达到60%。(15分)

  评分标准:本项根据定性、定量、统计指标综合评定,各项指标完全达标不扣分。信用贷款履约率未达到95%以上,根据情况扣0.5—3分,担保贷款履约率未达到98%以上,根据情况扣0.5—3分,假票据处置率未达到100%的,据情况扣0.5—2分,信用卡恶意透支发生率未控制在0.5%以下的,据情况扣0.5—2分;农村信用村(镇)覆盖面未达到70%以上、城镇信用社区覆盖面达到60%以上的,据情况扣0.5—5分。

  (五)中介服务收费规范合理。借款人在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的费用负担降低20%。实现“诚信中介”,达到无乱收费,无超标准收费,无重复收费。(10分)

  评分标准:本项经定性、定量、统计指标、问卷形式综合测评。存在乱收费、超标准收费时视情况扣0.5—10分。

三、金融生态修复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15分)

  (一)金融业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法人金融机构资本利润率达到10%—15%;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率控制在15%—18%;法人金融机构存贷款比例≤75%,备付金比率≥8%,资产流动性比率≥60%,资本充足率达到8%。(6分)

  评定标准:本项根据定量、统计和监管指标综合评定,各项指标完全达标不扣分。法人金融机构资本利润率未达到10%以上的,根据情况扣0.5—2分;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率控制在15%或18%以上的,根据情况扣0.5—2分;法人金融机构存贷款比例超过75%、备付金比率低于8%、资产流动性比率小于60%、资本充足率低于8%的,根据情况扣0.5—2分。

  (二)金融机构具备较强的自我保护能力,实行严格的授权授信管理制度及责任追究制,管理制度健全、严密,具备良好的风险防控能力。(5分)

  评分标准:本项经定性、检查、问卷形式综合测评,金融机构未实行严格的授权授信管理制度及责任追究制的根据情况扣0.5—2分,内控制度不健全、风险防控能力不强视情况扣0.5—3分。

  (三)金融体系稳健运行,政府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和支持程度不断提高。(4分)

  评分标准:本项经定性、问卷形式综合测评,根据支持程度酌情扣0.5—4分。

  四、综合评价

  综合测评得分在95分以上,表明攀枝花市金融生态环境好,达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总体目标;综合测评得分在85—94分,表明攀枝花市金融生态环境状况较好,基本达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对一些较突出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综合测评得分在75—84分,表明攀枝花市金融生态环境状况一般,应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相关工作;综合测评得分在65—74分,表明攀枝花市金融生态环境状况较差;综合测评得分在55—64分,表明攀枝花市金融生态环境状况恶化;综合测评得分在50分以下,表明攀枝花市金融生态环境显著恶化。


酒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酒泉市行政程序规定(试行)》的通知

甘肃省酒泉市人民政府


酒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酒泉市行政程序规定(试行)》的通知

酒政发〔2012〕18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省属驻酒执法单位:
  现将《酒泉市行政程序规定(试行)》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酒泉市人民政府  
2012年11月16日   



酒泉市行政程序规定(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制定目的)为了规范行政行为,促进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程序义务,提高行政效能,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建设法治政府,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行政程序及适用)行政程序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以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参与行政活动过程中所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和时限。
    本规定适用于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决策、行政执法、行政合同、行政指导、行政给付、行政裁决、行政调解、行政规划、行政应急等行政行为的程序。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市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和依法受委托的组织实施行政行为,适用本规定。
    法律、法规对行政程序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依法、公平、公开、公正原则)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应遵循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程序。
    行政机关应当平等对待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没有正当理由,不得差别对待。
    行政机关应当将实施行政行为的依据、过程和结果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除外。
    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行政文件、档案、材料,应允许其查询。
    第五条(正当程序原则)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可能影响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除法定情形外,应当书面告知其事实、理由、依据、陈述权、申辩权,以及行政救济的途径、方式和期限。
    第六条(效率原则)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应当遵守法定时限和承诺期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
    第七条(参与原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依法参与行政管理,提出行政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行政机关应当充分考虑其提出的合理意见。
    行政机关应当告知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享有参与权,并为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参与行政程序提供便利。
    第八条(比例原则)行政行为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有助于行政目的的实现。
    行政机关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处理行政事务的,应当选择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最有利的方式。
    行政行为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造成的损害与要达到目的的利益之间不应显失均衡。
    第九条(信赖保护原则)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正当合理的信赖。
    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生效的行政决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必须撤销或者变更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遭受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
    第十条(实施主体)市政府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规定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实施工作。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和政府工作部门法制机构负责本规定实施的具体工作。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和机构编制、监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做好本规定实施的相关工作。
    
第二章 行政主体
    
    第十一条(适当划分职权原则)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法律、法规、规章对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的职权未作出明确规定的,上级行政机关应当按照有利于发挥行政效能、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权力与责任相一致、管理重心适当下移等原则确定。
    第十二条(内设机构和派出机构法律地位)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或者派出机构应当以其隶属的行政机关的名义作出行政决定,并由该行政机关承担法律责任。但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三条(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法律地位)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行政委托)行政机关可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委托行政机关或者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行使行政职权,受委托行政机关或者组织应当具备履行相应职责的条件,并在委托的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由此所产生的后果由委托行政机关承担法律责任。受委托行政机关或者组织不得将受委托的行政职权再委托给其他行政机关、组织或者个人。
    委托行政机关应当将受委托主体和委托的行政职权内容向社会公告,并对受委托行政机关或者组织行使受委托行政职权的行为进行指导、监督。
    第十五条(行政委托协议)行政机关与受委托行政机关、组织之间应当签订书面委托协议,并报本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备案。委托协议应当包括委托依据、事项、权限、期限、双方权利和义务、法律责任等内容。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解除委托协议,并向社会公布:
    (一)委托期限届满的;
    (二)受委托行政机关或者组织超越、滥用行政职权或者不履行行政职责的;
    (三)受委托行政机关或者组织不再具备履行相应职责条件的;
    (四)应当解除委托协议的其他情形。
    第十六条(行政协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机关应当请求相关行政机关协助:
    (一)独立行使职权不能实现行政目的的;
    (二)不能自行调查取得所需事实资料的;
    (三)执行公务所需文书、资料、信息为其他行政机关所掌握,自行收集难以取得的;
    (四)应当请求行政协助的其他情形。
    被请求协助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履行协助义务,不得推诿或者拒绝。不能提供协助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及时告知请求机关并说明理由。
    因行政协助发生争议的,由请求机关与协助机关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决定。
    第十七条(地域管辖)行政机关的地域管辖权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确定;没有明确规定的,由行政管理事项发生地的行政机关管辖,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涉及公民身份事务的,由其住所地行政机关管辖;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行政机关管辖;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都不明确的,由最后居住地行政机关管辖;
    (二)涉及法人和其他组织主体资格事务的,由其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行政机关管辖;
    (三)涉及不动产的,由不动产所在地行政机关管辖。
    第十八条(移送管辖)行政机关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启动行政程序后,认为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并通知当事人;受移送的行政机关认为不属于自己管辖的,不得再行移送,应当报请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第十九条(管辖权竞合及解决)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对同一行政管理事项都有管辖权的,由先受理的行政机关管辖;发生管辖权争议的,由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情况紧急、不及时采取措施将对公共利益或者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重大损害的,行政管理事项发生地的行政机关应当进行必要处理,并立即通知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
    第二十条(管辖权争议的解决)行政机关之间发生职权争议的,由争议各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依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涉及职权划分的,由有管辖权的机构编制部门提出协调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二)涉及执行法律、法规、规章的,由有管辖权的政府法制机构依法协调处理;涉及重大事项的,由政府法制机构提出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第二十一条(公务回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申请回避;本人未申请回避的,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回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也可以以书面形式提出回避申请:
    (一)与本人有利害关系的;
    (二)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
    (三)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其他情形。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回避由该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决定。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的回避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行政机关决定。
    
第三章 行政决策程序
第一节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
    
    第二十二条(概念)本规定所称的重大行政决策是指各级人民政府作出的涉及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社会涉及面广、专业性强、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下列行政决策事项:
    (一)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政策措施,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
    (二)编制各类总体规划、重要的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
    (三)编制财政预决算,重大财政资金安排;
    (四)重大政府投资项目;
    (五)重大国有资产处置;
    (六)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教育、医疗卫生、食品药品、住宅建设、安全生产、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重大措施;
    (七)重要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政府定价的重要商品、服务价格的确定和调整;
    (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措施;
    (九)其他需由政府决策的重大事项。
    第二十三条(决策原则)行政决策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第二十四条(决策主体)政府行政首长代表本级政府对重大行政事项行使决策权。
    政府工作部门、下级人民政府以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重大事项需要提请政府决策的,可以提出决策建议。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行政决策咨询机制,完善行政决策的智力和信息支持系统。
    决策承办单位依照法定职权确定或者由政府行政首长指定。
    第二十五条(决策程序的启动) 政府行政首长提出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由行政首长交承办单位承办,启动决策程序。
    政府分管负责人、政府工作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提出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的建议,由政府行政首长确定是否进入决策程序。
    第二十六条(草案拟定)决策承办单位对拟决策事项应当深入调查研究,全面、准确掌握决策所需信息,结合实际拟定决策方案,并按照决策事项涉及的范围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充分协商协调,形成决策方案草案。
    对需要进行多方案比较研究或者争议较大的事项,应当拟定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
    决策承办单位应当对重大行政决策方案草案进行合法性论证。
    决策承办单位可以委托专家、专业服务机构或者其他有相应能力的组织完成专业性工作。
    决策承办单位应当对重大行政决策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第二十七条(征求意见)除依法不得公开的事项外,决策承办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布重大行政决策方案草案,征求公众意见。公布的事项包括:
    (一)重大行政决策方案草案及其说明;
    (二)公众提交意见的途径、方式和起止时间;
    (三)联系部门和联系方式,包括通信地址、电话、传真和电子邮箱等。
    决策承办单位公布重大行政决策方案草案征求公众意见的时间不得少于20日。
    第二十八条(专家论证)决策承办单位应当组织专家或者研究咨询机构对重大行政决策方案草案进行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论证。
    决策承办单位应当从与重大行政决策相关的专家中随机确定或者选定参加论证的专家,保证参加论证的专家具有代表性和均衡性。
    专家进行论证后,应当出具书面论证意见,由专家签名确认。专家对论证意见的科学性负责。
    决策承办单位应当对专家论证意见归类整理,对合理意见应当予以采纳;未予采纳的,应当说明理由。专家论证意见及采纳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九条(意见采纳)重大行政决策方案草案公布后,决策承办单位应当根据重大行政决策对公众影响的范围、程度等采用座谈会、协商会、开放式听取意见等方式,广泛听取公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公众参与的范围、代表的选择应当保障受影响公众的意见能够获得公平的表达。
    决策承办单位应当将公众对重大行政决策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类整理,对公众提出的合理意见应当采纳;未予采纳的,应当说明理由。公众意见及采纳情况应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条(决策程序)重大行政决策方案草案经政府分管负责人审核后,由行政首长决定提交政府常务会议或者政府全体会议讨论。
    政府常务会议或者政府全体会议审议重大行政决策方案草案,应遵循以下程序:
    (一)决策承办单位作决策方案草案说明;
    (二)政府法制部门作合法性审查或者论证说明;
    (三)会议其他组成人员发表意见;
    (四)决策事项的分管负责人发表意见;
    (五)行政首长最后发表意见。
    第三十一条(作出决策)重大行政决策在集体审议的基础上由行政首长作出决定。
    行政首长可以对审议的事项作出同意、不同意、修改、暂缓或者再次审议的决定。
    作出暂缓决定超过一年的,方案草案退出重大决策程序。
    行政首长的决定与会议组成人员多数人的意见不一致的,应当说明理由。
    政府常务会议或者政府全体会议,应当记录重大行政决策方案的讨论情况及决定,对不同意见应当特别载明。
    第三十二条(批准)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依法需要报上级人民政府批准或者依法应当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决定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提出决策意见后,按程序报上级人民政府批准或者依法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决定。
    第三十三条(公布)由行政机关作出决定的重大行政决策,决策机关应当在作出决定之日起20日内,向社会公布重大行政决策结果。
    第三十四条(决策执行)决策机关应当通过跟踪调查、考核等措施对重大行政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决策执行机关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全面、及时、正确地贯彻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监督机关应当加强对重大行政决策执行的监督。
    决策执行机关、监督机关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重大行政决策及执行有违法或者不适当的,可以向决策机关提出。决策机关应当认真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继续执行、停止执行、暂缓执行或者修订决策方案的决定。
    第三十五条(后评估)决策机关应当定期对重大行政决策执行情况组织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
    
第二节 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
    
    第三十六条(规范性文件概念) 本规定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并公开发布的,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具有普遍约束力,可以反复适用的规定、办法、规则等行政公文。
    行政机关制定的内部工作制度、人事任免决定、对具体事项的处理决定、工作部署、向上级行政机关的请示和报告以及其他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没有直接影响、不具有普遍约束力、不可以反复适用的公文,不适用本规定。
    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办公室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为政府规范性文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为部门规范性文件。行政首长对本机关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的合理性合法性负责。
    议事协调机构、政府工作部门的派出机构和部门内设机构不得制定规范性文件。
第三十七条(规范性文件禁止事项)制定规范性文件要坚持“八个禁止”:
    禁止违反上位法规定和上级方针政策,创设增加相对人义务的行政规范;
    禁止在国家、省、市直报通道上增设行政审查程序;
    禁止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在政府公告、复议等法律文书和规范性文件中,遗漏行政救济条款;
    禁止越权创设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
    禁止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设置前置附加条件;
    禁止违反行政首长负责制、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和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通过或上报规范性文件;
    禁止未经法制工作机构审查、审核,政府及部门对外公布规范性文件;
    禁止规范性文件未标明有效期限而对外发布。
    第三十八条(规范性文件制定的启动) 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由行政机关依职权启动、草拟。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议制定规范性文件。提议中应当载明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名称、目的、依据及理由,并附具相关资料。
    第三十九条(对提议的处理)受理提议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据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不属于其主管事项的,移送至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
    (二)提议涉及的事项依法不能由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告知提议人,并说明理由;
    (三)提议涉及的事项不必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告知提议人,并说明理由;
    (四)有必要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制定规范性文件并通知提议人。
    第四十条(与其他行政机关的协调) 涉及两个以上政府工作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当由本级人民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或者由有关部门联合制定规范性文件。
    部门联合制定规范性文件的,起草机关人员应当组织这些部门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再由协商的双方或多方的行政首长共同签字、盖章方能生效。经协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应当在上报草案时专门提出,并说明理由,由上级机关组织协商和裁决。政府工作部门联合制定的重要规范性文件发布前应当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政府工作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的事项及重要涉外事项,应当事先请示本级人民政府。
    第四十一条(听取意见)制定规范性文件,应当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公开征求意见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
    规范性文件的内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公众有重大分歧的,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或者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听证的,起草部门应当组织听证。
    规范性文件涉及重大行政决策的,适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的规定。
    第四十二条(合法性审查)制定规范性文件应当进行合法性审查,合法性审查由制定机关的法制机构负责。
    以政府名义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经制定机关内部的法制科室负责合法性审查后,报送本级政府法制机构审查通过,再上报市政府。
    以部门名义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经制定机关内部的法制科室负责合法性审查,报送本级政府法制机构审查通过后,可自行发布。
    合法性审查应分别就制定主体、权限、程序、内容、形式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并向制定机关提交合法性审查报告。对合法性审查中发现的问题,依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制定机关不具有制定该规范性文件的法定权限,或者主要内容不合法的,建议不制定该规范性文件;
    (二)应当事先请示本级人民政府同意的部门规范性文件,尚未请示的,建议待请示本级人民政府同意后再制定; (三)应当公开征求意见但是尚未征求、应当组织听证但是尚未组织、应当经专家论证但是尚未论证的,建议退回起草部门补正程序;
    (四)具体规定不合法的,提出具体修改意见。
    第四十三条(规范性文件决定和签署)制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产生直接影响的规范性文件,应当由制定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并由制定机关主要负责人或者其委托的负责人签署。
    因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或者其他社会安全事件,以及执行上级机关的紧急命令和决定等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制定规范性文件的,经合法性审查后,可以直接提请制定机关主要负责人或者其委托的负责人决定和签署。
    第四十四条(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制定规范性文件实行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发布制度。未经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发布的规范性文件无效,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第四十五条(规范性文件登记和公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办公室的规范性文件,由本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在完成合法性审查后登记、编制登记号。
    部门规范性文件应当在签署、编制登记号后印发。由制定机关的法制机构将规范性文件纸质文本与电子文本、起草说明、合法性审查报告和制定依据等材料送本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符合要求的,政府法制机构应当编制登记号,予以登记;不符合要求的,不予登记。
    乡镇人民政府的规范性文件参照前款规定,由其上一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登记、编制登记号。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将载有登记号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在一定时间内交本级人民政府办公室,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统一公布。
    第四十六条(规范性文件备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办公室的规范性文件,应当按照规定自发布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和同级人大报送备案。部门规范性文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派出机关、乡镇人民政府的规范性文件,经登记、编制登记号后,也应当按照规定自发布之日起15日内,向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第四十七条(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和施行日期)规范性文件应当载明有效期和施行日期。
    规范性文件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5年;标注“暂行”、“试行”的规范性文件,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2年。有效期届满的,规范性文件自动失效。规范性文件施行日期与公布日期的间隔一般不得少于30日。但是,规范性文件公布后不立即施行将影响法律、法规、规章、上级规范性文件执行,或者不利于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制定机关应当于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内进行评估,认为需要继续执行的,且上位法没有变动的,按照本规定重新登记、编制登记号、发布,并自发布之日起重新计算有效期;需要修订的,按照制定程序办理。
    第四十八条(规范性文件目录公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公布现行有效的和已经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查询。
    第四十九条(规范性文件违法审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规范性文件违法的,可以向制定机关或者本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提出书面审查申请。接到申请的制定机关或者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受理,并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处理;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处理完毕的,经审查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30日。处理结果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四章 行政执法程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五十条(行政执法概念)本规定所称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特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实施的影响其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执法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确认等行政执法行为。
    第五十一条(行政执法人员主体资格确认)实施行政执法的执法人员应按规定参加行政执法培训,经考试合格,并取得行政执法证件后,持证上岗。
    市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对本市行政执法主体的资格依法向社会公告。
    第五十二条(依据公开原则)行政机关实施行政执法所依据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应当向社会公开。未经公开的,不得作为行政执法依据。
    第五十三条(书面作出原则)除法律有特别规定或者情况紧急外,行政决定应以书面形式作出。
    第五十四条(完善内部程序)行政机关实施行政执法,应当健全内部工作程序,明确承办人、审核人、批准人,按照行政执法的依据、条件和程序,由承办人提出初审意见和理由,经审核人审核后,由批准人批准决定。
    
第二节  行政执法程序的启动
    
    第五十五条(启动的方式)行政执法程序依法由行政机关依职权启动,或者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启动。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申请事项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申请行政机关启动行政执法程序。
    第五十六条 (申请的方式及内容)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启动行政执法程序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申请书应当记载下列事项:
    (一)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二)申请的事项;
    (三)申请的事实及理由;
    (四)申请人签名或盖章;
    (五)申请的时间。
    申请人书写申请书确有困难或申请非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的情况下,或者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口头形式提出申请,行政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经申请人确认内容无误后签名或盖章。
    第五十七条 (申请的登记和回执) 行政机关收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后,应当登记,并出具回执。申请人有权要求行政机关出具回执,行政机关不得拒绝。回执应当载明:
    (一)行政机关收到申请的日期、地点和收件人。
    (二)行政机关收到的证据材料清单。
    第五十八条(审查与受理)行政机关对当事人提出的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在5日内书面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当事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或者代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移送;
    (二)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当事人当场更正;
    (三)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日内一次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当事人在限期内不作补正的,视为撤回申请;
    (四)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当事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当事人的申请。
    
第三节  调  查
    
    第五十九条(调查的定义)本规定所称调查,是指行政机关查明案件事实、获取证据材料的活动。
    第六十条(调查职权原则)行政机关依职权调查证据应当客观、全面、及时,对当事人有利和不利的事实应当同样注意。
    当事人有权以书面、口头或者其他方式向行政机关提供证据。
    当事人有权提出调查证据的申请。行政机关决定驳回当事人申请的,应当说明理由,并且记录在卷。
    第六十一条(调查的程序)行政机关进行调查时,调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在开始实施调查之前应当表明身份、说明事由,但情况紧急或者案件性质不准许的情况除外。
    在调查过程中需要采取强制措施的,没有强制职权的行政机关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请求行政协助或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第六十二条(调查的方法)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实施调查:
    (一)询问当事人或者证人,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二)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取书证、物证或者视听资料;
    (三)勘验;
    (四)抽查取样;
    (五)举行听证会;
    (六)指定或者委托法定的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出具鉴定结论;
    (七)录音、录像或者其他电子方式;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调查方法。
    第六十三条(询问)询问当事人、证人应当个别进行。行政机关应当告知当事人、证人如实提供证据的义务,以及作虚假陈述或者隐匿证据的法律责任。
    当事人或有关人员为未成年人的,行政机关在调查时,应当通知其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到场。
    第六十四条(调取)行政机关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取证据的,必须出具书面收据,注明有关证据或者材料的项目和编号,尊重有关单位的内部规章制度,保护关系人的隐私权。
    第六十五条(勘验)行政机关进行勘验,应当事先通知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到场,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拒不到场的,应当邀请其他与案件无关的人作为见证人,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行政机关实施勘验时可以采取测量、拍照、录音、录像、抽取样品,询问在场有关人员。
    勘验笔录应当记明勘验的时间、地点、内容、在场人员,经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核实后,由执法人员、当事人或其代理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对记录有异议或者拒绝签名的,应当注明,并由执法人员和见证人签字或者盖章。
    第六十六条(检查) 本规定所称检查是指法律规定有检查权的行政执法人员对特定人和特定场所的不公开资料、物品的调查取证活动。
    行政执法人员实施检查时,应当向被检查人表明身份,出示实施检查的法律依据,并且要求关系人在场或者没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在场。
    行政执法人员进入非公共场所实施检查,应当征得所有人或者管理人的同意,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强制进入住宅进行检查,必须由具有强制权的行政机关进行。
    实施检查时必须按照本规定第六十五条勘验笔录制作规则制作检查笔录。
    第六十七条(调查妨害)在行政机关实施调查过程中,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证人、其他有关的单位或者个人实施暴力、威胁、引诱,或者故意做虚假陈述、隐瞒或者毁灭主要证据的,应当承担给行政程序进行造成的额外费用,并依法追究其行政法律责任或刑事法律责任。
    第六十八条(当事人举证)除非情况紧急,当事人为行使或者保护个人权益,申请行政机关实施调查的,应当提出申请并且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初步证明其申请的内容符合法定条件。当事人无正当理由不提供法律所规定的必要证据材料的,行政机关可以决定驳回其申请。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收集证据材料的,可以申请行政机关调取。
    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与案件明显无关或者重复的,行政机关可以拒绝接受,但必须作出说明理由的决定。
    行政机关应当给当事人提供指导,说明举证的范围、内容、时间、方式以及不履行举证义务的法律后果。
    第六十九条(事实认定的原则)行政执法人员认定案件事实,应当全面、客观和公正地分析判断,确定证据材料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证明关系,排除不具有关联性的证据材料,准确认定案件事实。
    第七十条(推定和官方认知)法律规定根据已经查明的案件事实可以直接认定另一案件事实的,行政机关在查明基础事实之后可以直接认定另一案件事实,但当事人提出合理异议的除外。
    除非当事人提出确有理由的反驳主张,行政机关可以直接认定以下事实并说明理由:
    (一)自然科学定律;
    (二)法定节假日等众所周知的事实;
    (三)国家机关公报的事实;
    (四)经生效裁判确认的事实。
    第七十一条(预决问题)对属于司法机关或者其他主管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先决问题,行政机关应当送请司法机关或者主管行政机关作出认定;在其他机关处理期间,本案行政程序中止。
    司法机关或者其他行政机关依法调取的证据材料在行政程序中具有证据效力。
    
第四节  证  据
    
    第七十二条(行政证据合法性原则)调查、收集证据必须合法、公正、全面、客观,违法收集的证据不能作为行政决定的根据。
    行政决定必须先取证,后决定。
    没有事实根据和证据支持,行政机关不得作出行政决定。
    第七十三条(证据的定义和形式)一切对查明案件事实有意义、采取合法方式收集的客观事实材料都可以作为行政决定的证据。
    第七十四条(定案证据规则)定案证据应当查证属实,并且必须对证明案件事实具有实质性的作用。
    行政机关不得采纳通过违法手段制作或者调取的事实材料作为定案根据。
    未经当事人口头或者书面质证的事实材料不能作为定案证据。
    第七十五条(证据种类)行政执法证据有下列几种:  (一)书证;  (二)物证;  (三)当事人陈述;  (四)证人证言;  (五)视听资料;  (六)电子数据;
    (七)鉴定结论;  (八)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第七十六条(证据排除规则)下列证据材料不得作为行政决定的依据:
    (一)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
    (二)以非法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取得的;
    (三)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的;
    (四)没有其他证据印证,且相关人员不予认可的证据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
    (五)被技术处理而无法辨认真伪的;
    (六)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证人提供的证言;
    (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以外形成的未办理法定证明手续的;
    (八)不具备合法性和真实性的其他证据材料。
    第七十七条(证据保全)在证据可能灭失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依职权或者依申请采取录音、录像、先行登记保存等措施保全证据。
    行政机关依职权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给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给予补偿。
    当事人申请行政机关采取证据保全措施,必须说明理由,并且提供担保。
    行政机关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的程序,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第七十八条(案卷)行政机关在结束行政程序之前收到或者制作的所有材料构成本案的唯一案卷。
    当事人有权自费复制案卷材料,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部分除外。
    第七十九条(举证责任)行政机关对依职权作出的行政决定的合法性、适当性负举证责任。
    行政机关依申请作出行政决定的,当事人应当如实向行政机关提交有关材料,反映真实情况。行政机关经审查认为其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由行政机关负举证责任。
    
第五节  决  定
    
    第八十条(决定的做出)一般行政决定应当按照职权范围由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或者分管负责人决定。
    重大行政决定应当由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
    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影响公共利益以及专业性、技术性强的重大行政事项,应当经专家论证或评审后作出决定。
    第八十一条(决定的方式)行政决定应当以书面方式作出。但法律另有规定或情况紧急的,可以采用口头或者其他方式作出。
    行政机关以口头方式作出行政决定,当事人请求交付相关行政决定文书的,行政机关应当在10日内交付。
    第八十二条(决定内容)行政决定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一)行政机关名称及发文字号;
    (二)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三)决定所根据的主要事实和证据;
    (四)决定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行政规范;
    (五)行政机关充分而确定的意思表示;
    (六)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签章;
    (七)作出决定的日期;
    (八)当事人不服行政决定的救济途径及期限;
    (九)法律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八十三条(行政机关告知救济期间错误)行政机关在行政决定书中告知当事人的救济期间错误的,应当更正并通知当事人,期间自更正通知送达当事人之日起开始计算。
    行政机关在行政决定书中告知当事人的救济期间长于法定救济期间,虽然事后通知更正,但当事人由于信赖行政处理决定书中记载的救济期间未能在法定救济期间内提起救济,而在行政决定书中记载的救济期间内提出的,视为在法定救济期间内提起救济。
    第八十四条 (未告知或错误告知救济机关) 行政机关未告知或告知错误,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无管辖权的国家机关申请救济的,该国家机关应于十日内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并通知当事人。
    前款情形,视为当事人自始向有管辖权的国家机关提出。
    第八十五条(说明理由的义务与要件)以书面作出的行政决定,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行政机关应当在理由中说明行政决定所考虑的事实、法律依据以及二者的关联。在裁量性行政决定的理由中,还应当说明行使裁量权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
    理由的说明应当清楚、充分。行政决定采纳含糊、矛盾或不充分的依据,未能具体解释作出行政决定的理由的,视为该行政决定没有理由。
    第八十六条(可以不说明理由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决定可以不说明理由:
    (一)行政决定有利于当事人的,但第三人提出异议的情形除外;
    (二)情况紧急,行政机关没有时间说明理由的;
    (三)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
    (四)有关资格考试、专门知识的行政决定;
    (五)法律规定可以不需要说明理由的。
    前款第(二)项情况下,如果当事人于事后1个月内要求行政机关书面说明理由的,行政机关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八十七条(送达与通知)行政决定书应当送达当事人及已知的利害关系人,以书面形式之外的方式作出行政决定的,应当采用适当措施通知当事人或者使其知道。
    第八十八条(更正与案卷)行政决定书有误写、误算或者其他类似错误的,由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依职权或者依申请更正。
    前款规定的更正,附记于原行政决定书,如果原行政决定书已经送达当事人及已知的利害关系人,应当制作更正决定书,及时通知并送达当事人及已知的利害关系人。
    
第六节  简易程序
    
    第八十九条(适用范围)法律、法规规定行政机关适用简易程序实施行政执法的,适用本节规定。
    第九十条(申请的简化)简易程序中,申请人可以口头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行政机关记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申请时间、申请事项、申请理由及法律依据。
    第九十一条(听取意见的简化)适用简易程序作出对当事人不利的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可以依职权采用就地听取当事人的陈述或申辩等简便方式。
    当事人书面向行政机关陈述意见的,行政机关不得拒绝。
    第九十二条(当场作出决定)适用简易程序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决定。
    行政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决定书。
    前款规定的行政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认定的事实,以及作出决定的依据、时间、地点、行政机关的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决定后,应当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行政决定可以以格式化的方式作出。
    第九十三条(作决定的期间)适用简易程序,除当场作出行政决定外,应当自行政程序启动之日起10日内作出行政决定。
    
第七节  期  限
    
    第九十四条(法定期限)法律、法规、规章对实施行政执法有明确期限规定的,或行政机关有承诺期限的,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或承诺的期限内办结。
    行政机关应当通过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使实际办结的行政执法的期限尽可能少于法定期限。
    第九十五条(限时办结)法律、法规、规章对行政执法以及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没有规定办理期限的,实行限时办结制度,行政机关应当按照下列规定限时办结:
    (一)办理的事项只涉及一个行政机关的,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办结;20日内不能办结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二)办理的事项涉及两个以上部门的,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45日内办结;45日内不能办结的,经本级人民政府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5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三)依法应当先经下级行政机关审查或者经上级行政机关批准的事项,负责审查或者批准的行政机关应当在受理之日起20日内审查或者批准完毕;
    (四)行政机关依职权实施的行政执法,应当自程序启动之日起60日内办结;60日内不能办结的,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当事人。
    第九十六条(当场决定)依法不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事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行政机关应当当场办理,且当场作出书面决定。
    第九十七条(期限备案管理与公布)行政机关应当按照高效便民的原则和本规定的要求,具体确定本机关每项行政执法事项、非行政许可的行政审批事项、内部行政事务的办理时限、工作机构和岗位,编制行政事项办理流程时限表,报本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办理的事项涉及两个以上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应当明确规定该事项的办理流程和各部门的办理时限。
    第九十八条(期限计算)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理决定,依法需要听证、招标、拍卖、检验、检测、检疫、鉴定、专家评审和公示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规定的期限内。行政机关应当将所需时间书面告知当事人。
    第九十九条(履行且不得拖延履行职责)行政机关必须履行法定职责且不得拖延履行法定职责。
    行政机关在法定期限内,非因法定或者正当事由,未依职权或者未依申请启动行政处理程序的,属于不履行法定职责。
    行政机关在法定期限内,非因法定或者正当事由,虽启动行政执法程序但是未及时作出行政决定的,属于拖延履行法定职责。
    
第八节  期间、送达与费用
    
    第一百条(法定期间与指定期间)期间包括法定期间与行政机关指定的期间。
    第一百零一条(期间的计算方法)期间以时、日、周、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
    期间以月、年为单位的,期间结束之日为对应起始之日。没有对应起始之日的,以该月或该年的最后一日为期间结束之日。
    期间的最后一日是法定节假日的,以法定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期间不包括邮寄在途时间。以文书交付邮递时的邮戳时间为准。
    第一百零二条(期间的顺延)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事由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10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准许,由行政机关决定。顺延期限自书面准许送达之时起计算。
    第一百零三条(送达回执和日期)行政机关送达文书必须有送达回执,由受送达人或者合法的签收人在回执上签名或者盖章并记明签收日期。
    受送达人或签收人在送达回执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行政机关因证明需要,可以制作送达回证,记载下列事项并由受送达人签名:
    (一)送达机关;
    (二)受送达人;
    (三)送达文书名称;
    (四)送达地点及日期;
    (五)送达方式。
    第一百零四条(受送达人和签收人)行政机关送达文书,一般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
    受送达人是公民,签收有困难的,可以由其同住的成年家属签收。
    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机构或人员签收。
    受送达人有代理人的,可以由代理人签收。
    受送达人指定代收人的,由代收人签收。
    第一百零五条(协助送达)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协助送达。
    受送达人是军人的,由其所在部队团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协助送达。
    受送达人被依法监禁的,由其所在监所协助送达。
    协助送达的行政机关或者单位收到文书后,应当立即送交受送达人签收,以受送达人在送达回执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一百零六条(留置送达)受送达人或者合法签收人拒绝签收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基层自治组织或者受送达人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执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第一百零七条(邮寄送达)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邮寄送达。
    邮寄送达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一百零八条(公告送达)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可以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满60日视为送达。
    第一百零九条(行政程序所生费用的负担) 行政执法程序中所产生的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但专为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利益所支出的费用,不在此限。
    除法律规定由当事人承担的费用以外,行政机关不得向当事人收取费用。
    由于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的责任,使程序有显著延滞的,由其负担延滞所产生的费用。
    当事人自行取证支付给行政机关以外的机构和人员的费用由当事人自行负担。
    第一百一十条(收据)行政机关向当事人收取费用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收据。不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收据的,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费用。
    
第五章 行政听证程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一百一十一条(公开原则)行政听证应当公开举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
    第一百一十二条(听证主持人)听证主持人由行政机关负责人指定。行政机关直接参与行政决策方案制定的人员不得担任该行政决策听证主持人。行政机关调查人员不得担任该行政执法听证主持人。
    第一百一十三条(听证主持人职权)听证主持人行使下列职权:
    (一)指挥听证会的进行;
    (二)维持听证会秩序;
    (三)指定记录员;
    (四)其他应当由听证主持人行使的职权。
    第一百一十四条(听证记录员)听证记录员负责听证会的记录以及其他与听证会有关的事项。
    记录员应当对听证过程作准确、全面的记录。
    第一百一十五条(听证禁止事项)行政机关、有关单位或个人不得采取欺骗、贿赂、胁迫等不正当手段,操纵听证结果。
    听证主持人不得与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及其他听证参与人单方接触。
    采取欺骗、贿赂、胁迫等不正当手段操纵听证结果的,其听证无效,应当重新听证。
    
第二节 行政决策听证会程序
    
    第一百一十六条(行政决策听证会公告事项)行政机关举行行政决策听证会,应当在听证会举行前15日公告以下事项:
    (一)举行听证会的时间、地点;
    (二)听证的事项;
    (三)公众参加听证会的报名时间、报名方式。
    第一百一十七条(听证代表的产生)听证会参加人应当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产生,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报名参加听证会的公众人数较多,需要选择听证会代表的,行政机关应当随机选择公众代表参加听证会。
    报名参加听证会的人数较少的,行政机关应当让所有报名者参加听证会,行政机关也可以邀请有关公众代表参加听证会。
    听证举行前10日,应当告知听证代表拟作出行政决策的内容、理由、依据和背景资料。
    第一百一十八条(听证会步骤)听证会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一)主持人宣布听证会开始;
    (二)记录员查明听证会参加人是否到会,并宣布听证会的内容和纪律;
    (三)决策承办单位工作人员陈述;
    (四)听证会参加人依次陈述;
    (五)听证会参加人之间、听证会参加人与决策承办单位工作人员之间围绕听证事项进行辩论。
    第一百一十九条(听证会参加人意见)听证会参加人陈述意见应当遵守合理的时间要求,听证会参加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能详尽发表的意见,可以以书面形式提交给决策承办单位。
    第一百二十条(听证笔录)听证会应当制作笔录,如实记录发言人的观点和理由,也可同时进行录音和录像。听证会笔录应当经听证会参加人确认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
    行政机关应当充分考虑、采纳听证参加人的合理意见;不予采纳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三节 行政执法听证会程序
    
    第一百二十一条(行政执法听证通知)行政机关举行行政执法听证会,应当在听证会举行7日前将听证会的事项书面通知当事人、利害关系人。
    通知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一)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名称或者姓名;
    (二)听证主要事项;
    (三)听证会的时间、地点。
    参加行政执法听证会的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人数较多的,应当按照本规定确定代表人。
    举行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行政执法听证会,应当有一定比例的公众代表参加,公众代表的产生适用行政决策听证会的有关规定。
    第一百二十二条(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权利和义务)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在听证会中可以依法进行陈述、申辩和质证,查阅、复制、摘抄听证会材料。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在听证会中应当遵守听证会纪律。
    第一百二十三条(听证会步骤)听证会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一)主持人宣布听证会开始;
    (二)记录员查明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和调查人员是否到会,并宣布听证会的内容和纪律;
    (三)调查人员、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依次发言;
    (四)出示证据,进行质证;
    (五)调查人员、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争议的事实进行辩论;  
    (六)调查人员、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依次陈述最后意见。
    第一百二十四条(听证笔录效力)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执法决定。未经听证会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行政执法决定的依据。
    第一百二十五条(重新听证)听证会结束后,行政执法决定作出前,行政机关调查人员发现新的证据,可能改变事实认定结果的,应当重新听证。
    
第六章 常用行政执法程序
行政许可程序

第一百二十六条(概念、申请、核查、公示)本规定所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申请人申请行政许可,应当如实向行政机关提交有关材料和反映真实情况,并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行政机关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交与其申请的行政许可事项无关的技术资料和其他材料。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行政机关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查。
    行政机关应当将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
    第一百二十七条(申请的处理)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  (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第一百二十八条(行政许可决定)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行政机关能够当场作出决定的,应当当场作出书面的行政许可决定。
    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后,除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按照规定程序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申请人的申请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需要颁发行政许可证件的,应当向申请人颁发加盖本行政机关印章的行政许可证件。  行政机关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行政处罚程序
    
    第一百二十九条(行政处罚概念)行政处罚是指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为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法规而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法律制裁。
    第一百三十条(查明事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必须查明事实;违法事实查明不清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第一百三十一条(告知与申辩)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第一百三十二条(种类)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 警告;
    (二) 罚款;
    (三) 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太原市二氧化硫排污交易管理办法

山西省太原市人民政府


太原市二氧化硫排污交易管理办法

太 原 市 人 民 政 府 令

第29号



《太原市二氧化硫排污交易管理办法》已经2002年9月19日市人民政府第2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


市长 李荣怀

二00二年十月四日


太原市二氧化硫排污交易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通过二氧化硫排污交易,以最低费用实现二氧化硫总量控制目标,促进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太原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二氧化硫排污交易是指:在总量控制前提下排污单位之间进行的二氧化硫排放配额的买卖活动。
第三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排放二氧化硫的排污单位均适用于本办法。
第四条 二氧化硫排污交易应当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政府的指导下,总量控制内的指标可以有偿转让。
第五条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二氧化硫排污交易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计划、经济、法制、财政、物价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二氧化硫排污交易管理工作。
第六条 从事二氧化硫排污交易的单位,不免除环境保护的其他法定义务。
第七条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和省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制定本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和年度二氧化硫削减计划。
第八条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排污单位申报、核准后的数据,在每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按照总量控制目标制定五年的二氧化硫排放指标年度分配方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下达各排污单位。
第九条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给各排污单位的年度排放指标中的每一吨二氧化硫允许排放量,即为一个二氧化硫排放配额。
第十条 因集中供热和关、停、并、转、迁、破产等原因造成排污单位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的,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对其排放指标进行收回或调整。
第十一条 现有排污单位的改建、扩建、合并或分立,不予增加二氧化硫排放指标。新建企业可通过交易获得每年的排放配额,在下一五年计划中参加二氧化硫排放指标的分配。
第十二条 排污单位所持有的二氧化硫配额可以进行交易,剩余配额可以储存。但排放配额不得提前使用。
第十三条 排污单位在使用储存配额时,需填写《太原市二氧化硫储存配额使用申请书》,报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可后,储存配额方可使用。
第十四条 配额的交易采取双方议定的方式进行,交易价格由双方参照二氧化硫削减成本和市场情况自行确定。达成交易的买卖双方需签订《太原市二氧化硫排放配额交易合同》,并经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备案后,合同方可生效。
第十五条 因实施本办法第10条等原因收回或调整后的配额,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组织进行拍卖。具体拍卖办法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
第十六条 排污单位可通过竞拍获得排放配额,拍卖所得上缴财政,用于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第十七条 排污单位每年的二氧化硫实际排放量,不得高于该单位年末所持有的二氧化硫排放配额。
第十八条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二氧化硫配额跟踪系统和交易管理系统,设立二氧化硫排放账户,跟踪各排污单位的指标执行和配额交易情况,定期发布二氧化硫排污交易信息和交易指导价。
第十九条 排污单位应当安装连续在线监测装置,准确计量和掌握二氧化硫排放情况,定期将数据传给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第二十条 各排污单位必须在每季度末填写《太原市排污单位二氧化硫排放季报表》,在每年一月十五日前如实填写上一年的《太原市排污单位二氧化硫排放年报表》,报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核准。
第二十一条 排污单位变更二氧化硫排放方式的,应当提前30日向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履行变更登记手续;未经批准,不得变更。排污单位提交申请后20日内,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没有给予明确答复的,视为同意变更。
第二十二条 每年三月,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汇总全市排污单位的《太原市二氧化硫排放年报表》和《太原市二氧化硫排放配额交易合同》后,向社会发布上一年的《太原市二氧化硫排放和排污交易公报》,公布排污单位的二氧化硫排放指标和交易情况。
第二十三条 排污单位年末二氧化硫实际排放量超过全年所持有排放配额的,每超过一个排放配额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以3000元以上8000元以下的罚款,但罚款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
第二十四条 未经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擅自交易的,视为无效交易,并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交易双方分别处以3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其它有关规定的,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二十六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人员,在执行二氧化硫排污交易的监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排污单位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市政府法制办负责解释,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