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09年-2011年全国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指导意见》的通知

时间:2024-07-10 20:50:05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507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09年-2011年全国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指导意见》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09年-2011年全国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指导意见》的通知

卫办规财发〔2009〕6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

根据《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04〕474号)规定,为指导各地做好2009年-2011年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编制工作,我部研究制定了《2009年-2011年全国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指导意见》,现印发你们。

各地要依照指导意见,在认真总结本区域上一周期配置规划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抓紧组织做好2009年-2011年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编制工作,并于5月15日前报送我部研究核准。

附件:1.2009年-2011年全国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指导意见

2.2009年-2011年全国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框架

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五日

附件1


2009年-2011年全国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指导意见

为加强全国大型医用设备管理,根据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04〕474号)规定,结合当前卫生工作形势和大型医用设备管理要求,在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指导意见》(卫办规财发〔2005〕64号)的基础上,对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编制的五种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据区域卫生规划要求,按照总量控制、布局调整、严格准入、有效使用的原则,继续调整、优化全国大型医用设备区域布局,促进合理应用,提高使用效率,基本满足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的合理需求,控制卫生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为人民健康提供技术保障,为实现卫生事业科学发展服务。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区域卫生规划的原则。以省级为单位编制规划,将大型医用设备作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重要内容纳入各地区域卫生规划。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应与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协调一致。

(二)坚持分类规划的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与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实际健康需求相协调,对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区分类指导,分别制定不同性质医疗机构配置要求。

(三)坚持阶梯配置的原则。优先发展和配置常规医用设备,注重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和使用的成本效果,防止盲目、超前、重复装备,引导医疗机构根据功能定位、医疗技术水平、学科发展和群众健康需求合理配置适宜机型的大型医用设备。

(四)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统筹兼顾保障群众看病就医的公平性和提高设备利用效率,统筹考虑改善存量设备利用和适度新增配置,统筹协调发展高精尖技术与保障基础医疗的关系,统筹处理医疗机构局部利益和卫生事业发展整体利益的关系。

  三、适用范围及规划期限

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制定,区域内各部门、各行业、各类性质医疗机构的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均纳入规划范围。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区域内所有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实行全行业和属地化管理,按照配置规划要求,统筹规划,严格准入,加强监管。

本周期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期限为2009年-2011年。

四、规划内容

(一)现状分析。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密度、居民健康状况、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卫生资源等实际情况,在对总结、分析、评价现有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状况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

(二)指导思想、目的和主要原则。各地要结合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统筹考虑,明确规划编制工作遵循的指导思想、具体目标和主要原则。

(三)规划总量和配置标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有效健康需求,科学测算,明确提出规划期内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总量和配置标准,注意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质的医疗机构分类指导。

配置标准应充分考虑现有配置设备利用情况等因素。区域新增配置大型医用设备,原则上当地同类大型医用设备使用率不得低于本省(区、市)平均水平的80%。

(四)医疗机构配置基本要求。

1.医疗机构必须具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开设的相应诊疗科目。

2.使用大型医用设备的医师、操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其他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接受相应的岗位培训,取得与所使用大型医用设备相关的资质,方可上岗。

3.医疗机构的业务用房、水电、防护、环保等基础设施条件应满足相关要求。

4.设备选型要注重经济、适用。医疗机构应依据阶梯配置原则配置适宜机型,提高设备功能利用率。地市级及以下医疗机构配置机型应以临床实用型为主。医疗机构配置研究型机型,应具备较高水平的相应重点学科和人才队伍。

(五)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具体要求。

1.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编制CT配置规划主要考虑当地医疗机构数量和布局、现有设备利用率、人口密度、地区类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

对医疗机构配置CT要重点考察以下指标:床位数、年门急诊量、年住院床日、X光机年摄片量等;要具备常规X线和普通超声检查设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具有相应资质。已配置CT的机构增加配置量时要相应提高以上指标的要求。

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年门急诊量、年住院床日、X光机年摄片量等业务指标要求可适当放宽。

2.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MRI)。编制MRI配置规划主要考虑当地医疗机构的布局、现有设备利用率、人口密度、地区类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

对医疗机构配置MRI要重点考察以下指标:床位数、年门急诊量、年住院床日、年住院手术量、CT年检查人次等;要具备常规X线和超声检查设备以及CT;具有相应资质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已配置MRI的机构增加配置量时要相应提高以上指标的要求。

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年门急诊量、年住院床日、年住院手术量、CT年检查人次等业务指标要求可适当放宽。

3.800毫安以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编制DSA配置规划主要考虑当地医疗机构的布局、现有设备利用率、人口密度、地区类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等因素。

对医疗机构配置DSA要重点考察以下指标及因素:年门急诊量、年住院人次、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疾病诊疗水平及其年诊疗人次等;要具备常规X线和超声检查设备;具有相应资质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开设心脑血管疾病诊疗技术。已配置DSA的机构增加配置量时要相应提高以上指标的要求。

非公立医疗机构年门急诊量、年住院人次等业务指标要求可适当放宽。

4.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编制SPECT配置规划主要考虑当地医疗机构布局、现有设备利用率、人口密度、地区类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发病率、死亡率等因素。

对医疗机构配置SPECT要重点考察以下指标及因素;年门诊量、年住院人次、是否设置核医学科、肿瘤科、心血管科及其年诊疗人次等;要具备常规X线和超声检查设备;具有相应资质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

非公立医疗机构年门急诊量、年住院人次等业务指标要求可适当放宽。

5.医用直线加速器(LA)。编制LA配置规划主要考虑当地医疗机构布局、现有设备利用率、人口密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等因素。

对医疗机构配置LA要重点考察以下指标及因素:年门诊量、年收治肿瘤病人的数量、年住院手术人次、是否设置肿瘤科或放射治疗科及其年诊疗人次,具有相应资质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等。一般要装备在地市级以上设有肿瘤科的综合性医院或设有放射治疗科的肿瘤专科医院。已配置LA的机构增加配置量时要相应提高以上指标的要求。

非公立医疗机构年门急诊量、年住院手术人次等业务指标要求可适当放宽。

(六)保障措施。要按照依法行政、政务公开、科学决策、加强监管的要求,从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推行行政问责、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制定可行措施,保障规划严格执行,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各地要在认真总结上一周期配置规划编制、执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精心组织,不断完善有关制度和实施办法,从制度、机制上进一步规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保障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工作的健康开展和有效运行。各省(区、市)规划须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后方可实施。


附件2



2009年-2011年全国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框架



一、现状分析

(一)区域社会经济和卫生发展概况;

(二)居民健康需求;

(三)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状况及评价;

(四)存在的问题。

二、指导思想、目的和主要原则

(一)指导思想;

(二)规划目的;

(三)主要原则。

三、规划总量和配置标准

四、配置基本要求

(一)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

(二)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MRI);

(三)800毫安以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

(四)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

(五)医用直线加速器(LA)。

五、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六、编制说明(作为附件)

(一)行政区划情况;

(二)医疗资源情况;

(三)居民健康需求;

(四)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和使用现状评价;

(五)配置规划编制方法。




天津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规定

天津市人民政府


天津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规定




  天津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规定》已于2007年1月8
日经市人民政府第8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3月
1日起施行。

            市长 戴相龙
            二○○七年一月二十三日



         天津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
           行政处罚权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管理, 维护城市秩序,提高行政执法
效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
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管理相对集中
行政处罚权工作。
  第三条 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主管全市城市管理相
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
  市和区、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行使城市管理相对集
中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依法独立履行规定的
职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四条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集中行使下列行政处罚
权:
  (一)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全部
行政处罚权,依法强制拆除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环境卫生标准
的建筑物或者设施;
  (二)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全部
行政处罚权;
  (三)公安交通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机动车、
非机动车以外的违法占道行为的行政处罚权;
  (四)市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违法占道行为
的行政处罚权;
  (五)城市规划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未经规
划部门许可的违法建设行为的行政处罚权;
  (六)工商行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占用道
路无照经营行为或未在指定地点经营并影响市容的违法行为的行
政处罚权;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市人民政府决定调整的城市
管理方面的其他行政处罚权。
  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后,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再
行使前款规定的行政处罚权;继续行使的,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
无效,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五条 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对区、 县城市管理综
合行政执法机关进行工作指导、监督和协调,统一组织全市性专
项执法活动。
  应当由区、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查处而未予查处的
违法行为,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可以责令其查处,也可
以直接查处。下列案件由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直接查处:
  (一)跨区、县的案件;
  (二)重大疑难或有影响的案件;
  (三)机场、港口等重点地区发生的案件;
  (四)市人民政府指定查处的案件。
  区、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负责本辖区内的违反城市
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行为的查处工作。
  第六条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应当严格
按照本规定行使行政处罚权,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法,公正执
法,文明执法,恪守职业道德,自觉接受监督。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
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以教育为主的原则。对违法行为人
应当先进行教育,并责令立即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人不
予改正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七条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
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应当主动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行
政执法证件,并制作调查或者现场检查笔录,当事人或者有关人
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协助调查或者检查,不得阻挠;执法人员
依法到有关单位调查取证时,有权查阅、调阅或者复制与行政处
罚相关的资料,有关单位应当给予配合,不得妨碍或拒绝。
  第八条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收集证据时, 在证据可
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
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当场开具登记清单,并应当
在7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第九条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依法暂扣违法行为涉及
的工具、物品,应当当场开具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统一
制发的暂扣工具或物品清单,自开具暂扣工具或物品清单之日起
7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依法决定暂扣的工具或物品,应当告知当事人接受处理的时
间、地点。对当事人接受处理的,应当将暂扣的工具、物品全部
退还当事人; 当事人逾期不接受处理,并且经公告3个月仍不接
受处理的,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委托有资质的拍卖机构
拍卖。对于易腐烂、易变质、不易保存,或者无法拍卖的工具、
物品,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应当通知当事人2日内到指定
地点接受处理;逾期不接受处理的,经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
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予以变卖。
  拍卖、变卖所得价款折抵罚款,剩余部分退还当事人,无法
退还的上缴国库。对无法变卖的物品,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
机关自行销毁,做好销毁记录,每半年向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对依法暂扣违法行为涉及的工具、
物品,应当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损坏、丢失。
  法律、法规对暂扣工具、物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条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处罚法》规定的一般程序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15个工
作日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案情重大、复杂的,经城市管理行政
执法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5个工作日。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一条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 应
当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对于违法行为造
成的损害能够恢复原状的,应当责令其恢复原状。对于违法建设,
应当依法责令其拆除,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行政许可保留违法建
设。当事人拒绝恢复原状或者拆除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应
当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或者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第十二条 市容、 环境卫生、园林、公安交通管理、市政、
规划、工商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做好日常监督管理工
作,加强与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的工作配合,实现行政许
可、行政收费等行政管理信息资源的共享;对于发现应当由城市
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处理的违法行为,应当将案件有关材料在
3日内移送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处理。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
执法机关应当在依法作出处理决定的3日内将处理决定告知有关
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在查处违法行为时,
发现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违法审批、许可,或者发现不履行法定职
责等问题,可以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书面建议,或提请同级人民
政府予以纠正。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发现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有违法执
法、超越职权或者不履行法定职责等问题,可以向城市管理综合
行政执法机关提出书面建议,或提请同级人民政府予以纠正。
  第十四条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发现违法行为涉及赔
偿、 补偿、行政事业收费或者补办相关手续事宜的,应当在3日
内及时通知相关行政主管部门。 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后,应当在3
日内将处理结果通知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城市管理综合
行政执法机关接到有关部门处理结果通知后,依法作出处理。
  第十五条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实施行
政处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追究法律责任;给公民人身或者财产、公共利益、社会秩序造成
损害,给法人或其他组织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一)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二)没有法定行政处罚依据,或者适用法律、法规、规章
错误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或者滥用法定职权的;
  (五)实施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
  (六)违法实施强制措施的;
  (七)不履行法定职责的;
  (八)其他违法行为的。
  第十六条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执法人员违反本规定, 有
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追究法律责
任:
  (一)继续行使已经集中的行政处罚权的;
  (二)应当移送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处理的案件不移
送的;
  (三)拒绝或者拖延提供与行政处罚有关的证明或者信息的;
  (四)阻碍或者干扰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调查、取证、
实施行政处罚的。
  第十七条 公安部门在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设立的公
安派出机构,负责协调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活动中发生的公然侮
辱执法人员、阻碍执行公务、暴力抗法等违法行为的依法处理,
履行执法保障职责。
  第十八条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新技
术产业园区等功能经济区内的城市管理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可参
照本规定施行。
  第十九条 本规定施行前有关城市管理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规
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财政部关于编报非贸易非经营性购汇人民币限额2000年执行情况和2001年预算的通知

财政部


财政部关于编报非贸易非经营性购汇人民币限额2000年执行情况和2001年预算的通知
财政部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各人民团体,全国人大办公厅,全国
政协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解放军总后勤部,武警总部,新疆生
产建设兵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为了做好2000年非贸易非经营性购汇人民币限额(以下简称购汇限额)执行情况和2001年购汇限额预算的编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00年购汇限额执行情况的编报
1.购汇限额年度执行情况是对全年限额管理工作的量化总结。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1994年3月29日财政部令第七号《非贸易非经营性外汇财务管理暂行规定》、财政部财外字〔1999〕439号文件和本通知精神,在按时完成年度购汇限额账务处理工作的基础上,认真统
计编报全年度购汇限额的实际使用情况。
2.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2000年购汇限额执行情况的编报工作对本地区、本部门及其所属单位当年购汇限额的使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对管理不规范的应予以纠正;对那些不按规定渠道购汇的团(组)和个人予以通报,并将其纳入购汇限额管理范围。有关检查情况要在报
送执行情况时做出说明。
3.对出国团组回国后久拖不报的款项要及时催报、核销,不能拖到第二年报销,并严禁超标准核销和坐支、转移外汇资金等违纪行为。
4.各地区、各部门要做好与中国银行的年终对账工作,结余的购汇限额一律注销,不能结转下年度使用。要在2001年1月31日前完成2000年度账户签证及限额核销手续。签证单第二联(包括所属单位的)随同执行情况表一并报财政部。
5.各地区、各部门要附公函报送执行情况,并对用汇较多的项目特别是临时出国用汇情况作详细的分析说明。附件一表中各项数字的编报日期截至2000年12月31日。
6.各地区、各部门的购汇限额执行情况请于2001年1月31日前一式二份报送财政部。
二、2001年度购汇限额预算的编报
1.预算编制工作是一项繁杂、细致的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科学、合理地编制2001年购汇限额预算。编报2001年度预算,要按照年度外经、外事工作计划,以国家有关外事财务标准制度为基础,结合上年的实际使用情况,本着实事求是、努力节约外汇支出的原则编报。
2.各地区、各部门在编制购汇限额预算时,要按照有保有压、确保重点用汇项目支出的原则,分清轻重缓急,统筹安排。
3.各地区、各部门应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国(境)团组和出国(境)人员管理的规定,从紧编制出国用汇预算,要从出国任务的审批、外事经费的管理和购汇限额的供给三个方面着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严格控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领导干部出国,把用汇
预算打紧打实。
4.各地区、各部门要随公函报送购汇限额预算,并附详细的预算说明书,尤其是对增加幅度较大的用汇项目要说明增加原因,没有说明情况的,财政部在下达预算时将不予考虑。
5.各地区、各部门2001年购汇限额预算请于2000年12月15日前,一式二份报财政部。
三、2001年上半年购汇人民币限额执行情况的编报
编报2001年上半年购汇人民币限额执行情况,是为了便于及时了解购汇限额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对策,有利于从严管理非贸易非经营性外汇,并将其使用额度控制在年初预算内。请各地区、各部门于2001年7月15日前向财政部报送2001年上半年购汇人民币
限额执行情况表。
四、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上述规定,全面、准确、及时、真实地编报2000年度购汇人民币限额执行情况、2001年度购汇人民币限额预算和2001年上半年购汇人民币限额执行情况。正在进行机构改革的地区和部门,要克服困难,努力做好非贸易非经营性外汇管理的各项工
作。

附件一:

2000年度
购汇人民币限额执行情况报表


编制单位:盖章
报送日期:


机关首长: 财务主管:
经办人: 联系电话:
表1
2000年度购汇人民币限额增减情况表
单位:万元
--------------------------------------
序号| 项 目 |限额数| 备 注
--|-----------------|---|-------------
1|年初数 | |上年拨入限额余额
--|-----------------|---|-------------
2|本年拨入限额 | |
--|-----------------|---|-------------
3|本年累计核销限额数 | |4+5+6行数
--|-----------------|---|-------------
4|其中:缴回历年拨入限额数 | |此数不得再用,一律注销
--|-----------------|---|-------------
5| 本年实际支出限额数 | |含上年末暂付本年度核销数
--|-----------------|---|-------------
6| 年终限额结余银行冲销数 | |
--|-----------------|---|-------------
7| | |
--|-----------------|---|-------------
8| | |
--|-----------------|---|-------------
9| | |
--|-----------------|---|-------------
10| | |
--|-----------------|---|-------------
11| | |
--|-----------------|---|-------------
12| | |
--|-----------------|---|-------------
13| | |
--|-----------------|---|-------------
14| | |
--|-----------------|---|-------------
15| | |
--|-----------------|---|-------------
16|年末拨入限额余额 | |1+2-3行数
--------------------------------------
说明:因机构变动需要调整限额数字的,请加以说明。
表2
2000年度购汇人民币限额执行情况表
单位:万元
-------------------------------------------
序号| 项 目 |上年执行数|本年预算数|本年执行数|比上年增减%|为年度预算%
--|--------|-----|-----|-----|------|------
1|驻外机构经费 | | | | |
--|--------|-----|-----|-----|------|------
2|留学生经费 | | | | |
--|--------|-----|-----|-----|------|------
3|专家经费 | | | | |
--|--------|-----|-----|-----|------|------
4|国际组织会费 | | | | |
--|--------|-----|-----|-----|------|------
5|救济与捐款 | | | | |
--|--------|-----|-----|-----|------|------
6|股金与基金 | | | | |
--|--------|-----|-----|-----|------|------
7|政治业务费 | | | | |
--|--------|-----|-----|-----|------|------
8|对外宣传费 | | | | |
--|--------|-----|-----|-----|------|------
9|出国用汇 | | | | |
--|--------|-----|-----|-----|------|------
10|个人购汇 | | | | |
--|--------|-----|-----|-----|------|------
11|境外朝觐用汇 | | | | |
--|--------|-----|-----|-----|------|------
12|援外用汇 | | | | |
--|--------|-----|-----|-----|------|------
13|其他用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 | | |
-------------------------------------------
表3
2000年度出国用汇购汇人民币限额执行情况表
-------------------------------------------
序号| 项 目 |上年执行数|本年预算数|本年执行数|比上年增减数|为年度预算%
--|--------|-----|-----|-----|------|------
1|伙食费 | | | | |
--|--------|-----|-----|-----|------|------
2|住宿费 | | | | |
--|--------|-----|-----|-----|------|------
3|公杂费 | | | | |
--|--------|-----|-----|-----|------|------
4|城市间交通费 | | | | |
--|--------|-----|-----|-----|------|------
5|其他费用 | | | | |
--|--------|-----|-----|-----|------|------
6|个人购汇 | | | | |
--|--------|-----|-----|-----|------|------
| | | | | |
--|--------|-----|-----|-----|------|------
| 合 计 | | | | |
-------------------------------------------


附注:本单位累计出国团数 个
其中:出国考察团数 个
出国培训团数 个
本单位累计出国人数 人次
上年出国人数 人次
-------------------------------------------

附件二:

2001年度
购汇人民币限额预算报表


编制单位:盖章
编报日期:


机关首长: 财务主管:
经办人: 联系电话:
表1
2001年度购汇人民币限额预算表
申请单位:(盖章) 单位:万元
----------------------------------------
| |上年预计|本年预|比上年实|
序号| 项 目 | | | | 附 注
| |执行数 |算 数|际增减%|
--|--------|----|---|----|--------------
1|驻外机构经费 | | | |一、驻外机构人数
--|--------|----|---|----| 上年平均数:
2|留学生经费 | | | | 本年计划人数:
--|--------|----|---|----|二、留学生人数
3|专家经费 | | | | 上年末在外人数:
--|--------|----|---|----| 本年计划派出数:
4|国际组织会费 | | | |三、专家人数
--|--------|----|---|----| 上年实际人数:
5|救济与捐款 | | | | 本年计划人数:
--|--------|----|---|----|四、出国人数
6|股金与基金 | | | | 上年实际人数:
--|--------|----|---|----| 本年计划人数:
7|政治业务费 | | | |
--|--------|----|---|----|
8|对外宣传经费 | | | |
--|--------|----|---|----|
9|出国用汇 | | | |
--|--------|----|---|----|
10|个人用汇 | | | |
--|--------|----|---|----|
11|境外朝觐用汇 | | | |
--|--------|----|---|----|
12|援外用汇 | | | |
--|--------|----|---|----|
13|其他用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 | |
----------------------------------------
单位主管: 经办人: 联系电话:
表2
2001年度出国用汇购汇人民币限额预算表
申请单位:(盖章) 单位:万元
---------------------------------------
| |上年预计|本年预|比上年实|
序号| 项 目 | | | | 附 注
| |执行数 |算 数|际增减%|
--|--------|----|---|----|-------------
1|伙食费 | | | |上年实际出国团组数:
--|--------|----|---|----|本年计划出国团组数:
2|住宿费 | | | |上年实际出国
--|--------|----|---|----|出国人数:
3|公杂费 | | | |本年计划出国
--|--------|----|---|----|出国人数:
4|城市间交通费 | | | |
--|--------|----|---|----|
5|其他费用 | | | |
--|--------|----|---|----|
6|个人购汇 | | | |
--|--------|----|---|----|
| | | | |
--|--------|----|---|----|
| 合 计 | | | |
---------------------------------------
单位主管: 经办人: 联系电话:

附件三:

2001年上半年购汇人民币限额执行情况表
报送单位:(盖章) 单位:万元
-----------------------------------------
| | |本期实际|比上年同| |
序号| 项 目 |本年预算数| | |为年度预算%| 备 注
| | |执行数 |期增减%| |
--|--------|-----|----|----|------|------
1|驻外机构经费 | | | | |
--|--------|-----|----|----|------|------
2|留学生经费 | | | | |
--|--------|-----|----|----|------|------
3|专家经费 | | | | |
--|--------|-----|----|----|------|------
4|国际组织会费 | | | | |
--|--------|-----|----|----|------|------
5|救济与捐款 | | | | |
--|--------|-----|----|----|------|------
6|股金与基金 | | | | |
--|--------|-----|----|----|------|------
7|政治业务费 | | | | |
--|--------|-----|----|----|------|------
8|对外宣传经费 | | | | |
--|--------|-----|----|----|------|------
9|出国用汇 | | | | |
--|--------|-----|----|----|------|------
10|个人购汇 | | | | |
--|--------|-----|----|----|------|------
11|境外朝觐用汇 | | | | |
--|--------|-----|----|----|------|------
12|援外用汇 | | | | |
--|--------|-----|----|----|------|------
13|其他用汇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 | | |
-----------------------------------------


附注:本单位累计出国团数 个
本单位累计出国人数 人次
-----------------------------------------
单位主管: 经办人: 联系电话:



2000年10月9日